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勤上光电:上市前或涉虚构销售、造假上市?

<股票配资公司>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勤上光电:上市前或涉虚构销售、造假上市?

一、事件回顾

3月26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发文称,经过该报记者近一个月的调查采访,发现勤上光电在2011年上市前,存在内部员工在外成立公司,继而向勤上光电采购产品并成为大客户、涉嫌虚构销售的情况。文章称,这些事实都在招股书中被刻意隐瞒,并且表示有大量的证据直指其涉嫌造假上市。

据公开资料显示,勤上光电于2011年11月25日上市,首次募资超过10亿元。大股东为东莞勤上集团有限公司,实际控制人为李旭亮、温琦。

据悉,此前已经有媒体发文指责勤上光电"涉嫌欺诈上市"。2月25日,《投资时报》发表文章称,勤上光电通过其控制的公司品尚光电在2010年和2011年的巨额采购来输送利润,虚增业绩,实现成功上市。

2月28日晚,勤上光电发布澄清公告,表示不存在报道所称的"涉嫌欺诈上市"的任何情形。同时,公司表示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。

3月初,《证券市场周刊》等多家媒体对勤上光电"涉嫌欺诈上市"进行关注,怀疑品尚光电与勤上光电存在关联关系。勤上光电方面则传出股票"获大股东累计增持逾1%"、"降汞路线强势发布勤上光电等LED龙头或迎重磅利好"等正面新闻,抵消了负面新闻的影响。

3月26日,媒体再次发文抨击勤上光电,有媒体表示,继"万福生科业绩造假"事件后,证监会有关部门或将对"造假"上市公司进行严厉谴责。截止本文发稿前,勤上光电方面还未对此轮抨击进行回应。

26日,受媒体负面消息影响,勤上光电早盘大幅低开,开盘后迅速奔向跌停。截至收盘,勤上光电跌1.30元,报收于11.71元。

二、舆情传播分析

(一)舆情传播范围分析

据"新财富上市公司舆情监控终端"显示,截止3月26日16点,《勤上光电涉嫌造假上市真相调查》的新闻热度达73.13。表明相关消息已经大范围扩散,勤上光电方面需密切重视相关舆情传播。

截至3月26日16点,相关事件相关新闻传播量统计如下:传统媒体1篇(《每日经济新闻》),网络636篇,微博904篇,股吧49篇。凤凰网、新浪网和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均有转载。

图1 媒体报道量统计图

(二)舆情传播热点分析

3月26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推出重磅调查:"勤上光电涉嫌造假上市",经过该报记者调查发现,勤上光电于2011年上市前,存在内部员工在外成立公司,继而向勤上光电采购产品并成为大客户、虚构销售的情形。该报称,这些事实都在公司的招股书中被隐瞒,大量事实证据指向其涉嫌造假上市的行为。该报矛头直指勤上光电,并且发布长篇报道公布记者暗访证据,引发媒体和公众极大关注,新华网、中国网以及其他财经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该报新闻,相关消息大范围传播。

26日,微博网友"IPO观察"转发了该新闻,截止26日16点,该微博被转发395次,评论65次。从评论来看,网友对"造假上市"行为十分气愤,纷纷质问监管机构职责,甚至挖出勤上光电的保荐机构,同时也有网友留言表示股民们"踩到雷"的滋味不好受。

图2 微博截图(数据来源:新浪微博)

(三)舆情指标分析

据"新财富上市公司舆情监控终端"显示,3月26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发布"勤上光电涉嫌造假上市"的调查新闻,多家网络媒体对该消息进行转载传播,26日,勤上光电三项舆情关注度指标迅速飙升,网民关注度飙升至90以上。

26日,勤上光电的舆情预警度也迅速飙升至72.96。针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的报道,目前还未有其他平面媒体进行跟踪播报,勤上光电方面应高度关注该舆情事件发展。

图3 勤上光电舆情指标变化(数据来源:新财富上市公司舆情监控终端)

注释:

舆情关注度:综合反应上市公司受媒体和网民的关注程度。通过对主体的报道、媒体重要性、网民对主体的讨论热烈程度等综合得出。舆情关注度得分越高,说明该主体受关注程度越高。

媒体关注度:指事件或公司、人物受媒体的关注程度,通过计算网络中媒体对主体的报道、媒体重要性等综合得出。关注度仅研究"量"的变化,不考虑情感倾向。关注度得分越高,说明网络中该主体受关注程度越高。

网民关注度:指事件或公司、人物受网民的关注程度,通过计算网民对主体的讨论热烈程度等综合得出。关注度仅研究"量"的变化,不考虑情感倾向。关注度得分越高,说明网络中该主体受关注程度越高。

舆情预警度:反映上市公司在网络中的舆情警戒级别。通过计算网络中负面报道、负面讨论等综合得出。舆情预警度同时研究"量"与情感倾向。得分越高,说明该主体在网络中形象越偏向负面。

三、各方声音

(一)公司回应

针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26日发布的相关调查内容,勤上光电方面还没有任何回应。

(二)专家观点

勤上光电是传销?_勤上光电造假上市调查_勤上光电涉嫌欺诈上市事件

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,我国针对金融尤其是证券市场重大违规操作的罚款微乎其微,成本低、收益高,一直是上市造假的核心原因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

(三)媒体观点

《同花顺财经》:勤上光电涉嫌造假上市跌停证监会或再出重拳整治值得注意的是,上周以来已有包括青鸟华光、海联讯、SST华塑在内的3家公司被立案调查,皆因信披违规,足以看出证监会重拳出击信披违规的决心。而涉及到造假上市和业绩造假这样产生恶劣影响的上市公司,恐将受到证监会有关部门的严厉谴责。(3月26日)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:上市之路,缘何变成了造假之路?

企业上市恰如姑娘出嫁。涂脂抹粉、贴花戴黄勤上光电是传销?,爱美本不是坏事,可如果为了上市,不择手段地穿内增高鞋、披假发、戴假面具,极尽造假之能事,路就走歪了。(3月26日)

(四)股民及网友观点

3月26日早间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发布"勤上光电涉嫌造假上市"的调查新闻,引起媒体和公众极大关注。相较于2月25日《投资时报》的报道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的报道内容更为详尽,涉及的负面信息较多,因而负面影响更大。股民和网友普遍对"造假上市"表示气愤和谴责,但也坦言上市公司造假很普遍,部分网友指责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到位,也有网友问责保荐机构,股民则吐槽当股民太不容易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勤上光电:上市前或涉虚构销售、造假上市?,呼吁保护中小投资者。

上市造假很普遍

股吧网友119.59.180.*:可以说,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都是靠造假上市的。所以说,创业板股票是不能碰的,相信,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很多创业板公司会露出马脚。

股吧网友113.9.119.*:创业板都是骗子公司,无一例外。

@中国大连:A股中,这样的造假屡见不鲜,有的已经被曝光处罚,更多的是暂时隐藏潜伏着。要是都处理,证监会的人能累吐血,会造成全国股民只能炒几十只股票的奇观,因为其他的二千多家上市公司均因造假而被摘牌,这会造成亿计的股民的不稳定,维稳压力陡增。

怀疑监管有漏洞

@忠孝东路西:一家客户是不是关联方,其实项目组在现场待上几个月肯定会发现。但投行和媒体的立场不一样,承揽竞争激烈,加上内部激励机制的影响,从保代到项目人员都有强烈的舞弊动机,所以往往选择用工商资料显示不是关联方来麻痹自己。

@CPA视野:有一个赤果果的包装上市的,记者比发审委更聪明?

@忧郁双子座:挖的深入,看的过瘾。不过这手法也略显拙劣,通常IPO时审计师都要site visit重要客户,另外保荐人在干嘛?

@金证互通:以本次IPO财务核查的标准严查的话,恐怕上市路早就终结了,绿大地、万福生科,下一个就是勤上光电么?

问责保荐机构股吧

网友小光5713:谁保荐的?!谁审批的?!

@锋利的拆信刀:保荐机构:国信证券,保荐代表人:林斌彦、龙敏。

@忧郁双子座:造假是保荐人指导的。

@棉花仓库:每经出品必属精品,又是一颗子弹消灭两个保代。话说该项目组的人员配备也太精干了,除了保代协办,项目组仅由一人组成。

呼吁保护投资者股吧

网友122.224.255.*:股民们,准备索赔吧!

@北大黄嵩:中国应尽快推出集体诉讼,有利保护投资者,有效减少上市公司做假。

@梦幻天使青出于蓝:造假上市的行为就是诈骗股民的血汗钱,在当今法制社会,应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,而不是罚款了事。

@茹毛饮血涛allrt:这家企业预披露时就议论纷纷,按现在的财务核查标准估计这些问题也早就发现了。

股民吐槽不容易股吧

网友保存设置:没关系的,反正倒霉的是股民,又没有投票权。

股吧网友220.160.195.*:没有选票,永远没有明珠。

@格格巫的琥珀:给股民一双慧眼吧,当股民真不容易,不仅要看懂报表,还要懂财务,要不人家编的东西怎么能识别真伪。

@马家大院: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大多数股民都有点背被套的时候,点更背的市套在雷上,点更更背的是套在雷上跑不了时被人点响。还有那家公司藏雷?下一个点响的是那家?记住了: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
详情见附件